2021年11月04日

港中大于君教授及其团队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

香港中文大学(中大)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于君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,凭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关肝癌自然史、发病机制、诊断和防治研究」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。团队成员还包括黄炜燊教授、陈力元教授、张翔教授,以及沈祖尧教授。

于君教授

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on-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,简称NAFLD)是一种肝脏内积聚过多脂肪导致的疾病,为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,全球有15%至40%的人口受影响。在中国,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,NAFLD的发病率一直快速上升。NAFLD包含不同的肝脏疾病,从最早期的单纯性脂肪肝,发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(NASH),并有机会演变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癌。于君教授、黄炜燊教授及其团队对NAFLD进行了历经18年的系统性研究,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,不但让大众更全面了解NAFLD的发生、发展进程及患病的高危因素,同时揭示了NAFLD及相关肝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,并找出有效的治疗靶点。另外,该项目全面推动针对NAFLD的预防、早期筛查、诊断、疾病阶段评估及治疗药物的研发,对NAFLD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
首次全面阐述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至NASH/肝纤维化的关键分子机制及治疗靶点

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血红素氧合酶HO-1、细胞因子CXCL10/受体CXCR3等关键因子在NASH/肝纤维化的作用,并详述其相关的分子路径和机制;发现HO-1激动剂Hemin、CXCR3阻断剂AMG487等是有效治疗NASH的措施;同时揭示中药叶下珠有效预防NASH的机制,为临床上预防及治疗NASH提供了新的方法。


首次揭示从NASH发展至NAFLD相关肝癌的重要分子机制及治疗靶点

透过全基因组测序及细胞生物学实验,研究团队发现NAFLD相关肝癌的新突变基因,如胆固醇酯水解酶CEL,并阐明其机制;并发现含高胆固醇的膳食能诱导肝脏基因突变和异常表达,从而导致NAFLD相关肝癌;首次展示胆固醇合成限速酶SQLE诱发NAFLD相关肝癌的机制,以及SQLE的抑制剂特比萘芬能有效治疗NAFLD相关肝癌。


首次确认NASH/肝纤维化的监测标志物与无创诊断方法,建立了诊断评分模型与评价体系,创建NASH/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新平台

由于NAFLD的高发病率,以及NASH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癌,因此NASH的早期无创诊断显得极为重要。研究团队率先发现CXCL10等血清标志物可用作诊断NASH;同时证实肝纤维化扫描能用作无创诊断NASH及相关纤维化的新技术;并建立NAFLD病人进展期肝纤维化的预测评分模型和体系。


确认了NAFLD病人的自然史及疾病自然进展过程,详述NAFLD的高危因素,并制定NAFLD预防及治疗的国际指南

首次明述NAFLD的自然史、疾病进展过程以及患上NAFLD相关肝癌的风险;亦发现冠心病的发病率与NAFLD相关,而糖尿病人有更高机会患上NAFLD。团队共发表190篇相关的SCI论文(杂志影响指数超过10的论文共59篇)。成果被纳入14部国际最具影响力的NAFLD预防及治疗指南,并牵头制定了《亚太地区NAFLD的诊断、筛查、评估以及治疗指南》。


于君教授目前在深圳研究院承担的项目:
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-面上项目- m6A RNA甲基化修饰及其调控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-81972576

中国科学技术部-国家重点研发计划-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-项目名称:肺癌和结直肠癌多中心筛查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-课题名称:结直肠癌筛查生物标志物及人群梯度筛查方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2018YFC1315004


张翔教授目前在深圳研究院承担的项目
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-青年科学基金项目-膳食胆固醇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脂肪肝相关肝癌的机制研究82103355


沈祖尧教授目前在深圳研究院承担的项目

中国科学技术部-国家重点研发计划-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-项目名称:恶性肿瘤规范化早诊早治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体系建设研究-课题名称:多癌种早期筛查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效用验证和推广应用研究2018YFC1312102


原文转载

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三日《中大于君教授及其團隊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》

https://www.cpr.cuhk.edu.hk/sc/press/cuhk-professor-jun-yu-and-her-team-received-the-state-natural-science-award-second-class-award/